当前位置: 主页 > 领导讲话 > 领导讲话
【头条】总理3小时说了不下十遍的是哪六个字?
时间:2016-04-06 14:55 点击: 次
 

5000多亿:近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减税行动

 

4月1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全面实施营改增到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全面营改增倒计时30天,总理最关心啥?

 

在考察过程及召开座谈会的三个多小时内,李克强讲到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话总共不下10遍。从企业减负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只减不增”的意义深入人心,“只减不增”的路径清晰可行。

 

 

 

 

——在税务总局督促落实营改增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理说:“我讲得很清楚,所有行业只减不增。这句话不能够囫囵吞枣,还得靠你们精心操作。”

 

——在税务总局信息系统监控室,总理借助远程电视系统对珠海税务工作人员说:“广东小微企业很多,我们这次营改增首先就是让小微企业得到红利,我们减税,让他们减负,为了让他们将来更好地发展。你们要确保所有行业只减不增,要让税户满意,让税户减负,实际上是助力整个经济发展。”

 

——在离开税务总局之前,总理说:“我再强调一下,时间要服从质量,这个质量就是要把营改增改革的红利给企业,‘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不是一句空话,要通过你们变成实实在在的红包!”

 

——在财政部税政司流转税处,当听说个别企业人力成本是增税的因素时,总理说:“我们推动减税的目的,既要为企业减负,又要增加就业岗位。”他说,税制改革的设置应该考虑到中国劳动密集的情况还将长期存在。“我们就业压力很大,(要考虑)税赋设置怎么能够有利于就业……”

 

——在座谈会上,总理说:“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增值税有利于一个国家现代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提升和服务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因此而实现了产业升级。我们要看到,当前是减,未来更利国利民。这为下一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税收制度打下基础。”

 

他再次强调,这项改革是政府做减法,换企业加法,市场乘法。“我们这样做,本身也是壮士断腕式的改革,会触及到多方利益,是非常复杂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就是两个字:‘减税’。”

 

李克强说,现在距全面实施营改增仅有一个月时间,财税系统处在一线,是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要全力奋进,用工匠精神把准备和实施工作做得更细更精更实。

 

他强调:财税系统要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做好政策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市场预期,引导纳税人吃透吃准用好政策。要加强调查研究,跟踪分析试点运行情况,对遇到的典型问题做深入剖析,及时提出应对之策,为保证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可实施过渡性措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引导,防止出现搞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情况,依法严厉打击偷逃骗税等行为。

 

总理叮嘱财税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定要抽出精兵强将,重点督促检查,而且要制定一些临时性、过渡性办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个别出现问题要采取过渡性办法解决。

 

总理对参加营改增重大改革的财税系统人员表示:“你们是为国理财、为民理财,是国家的支柱!“我希望今年听到的是广大企业和百姓对你们一片赞扬声。那时候给你们颁奖!”

 

    总理督战“最后一公里”意味着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为啥要进行营增改?

 

李克强说,全面实施营改增是结构性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举措,具有一举多得的政策效应。

 

 

一是可以大幅度减轻企业税负。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大发力,今年扩大财政赤字主要就体现在全面实施营改增给企业减税上,将比改革前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减税。而且这次把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也会带动企业扩大有效投资。通过“放水养鱼”增强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二是能够发挥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助推器”作用。营改增的政策取向突出了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这可以有力促进产业分工优化,拉长产业链,带动制造业升级。

 

三是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统一税制,实现增值税全覆盖,贯通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抵扣链条,从制度上消除了重复征税,对完善我国财税体制有长远意义。

 
 

链接>>>

 

 

营改增全名:一般指营业税改增值税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货物劳务税收制度的改革拉开序幕。截止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

 

2016年1月,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决定营改增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前期试点已取得积极成效,2016年要全面推开,进一步较大幅度减轻企业税负;增值税分享比例在全面推开营改增后要做合理适度调整,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并加大部分税目进项税抵扣力度,将带来大规模减税。

栏目导航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