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经济服务 > 商合峰会 > 商合峰会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沈建国在第一届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6-05-26 10:15 点击: 次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川中明珠----美丽的遂宁,我非常荣幸应邀出席“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今天,川渝两省市工商联、商会的领导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地区的商会领导人,全国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众多知名企业家精英们聚集一堂,共商“十五”期间成渝经济圈商会和民营经济深度合作良策,以及与其他经济圈之间互补共赢发展大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我谨代表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间商会,向本次峰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出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商会作为民间组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次由成渝两地商会共同发起的“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旨在探索我国民间商会组织在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方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民间商会组织集中民营经济的智力、机制、资本优势,特别是市场主体地位的优势,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举办“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借此通过民间的组织力量以及市场化的商会组织平台,为民营经济发展共创商机、实现共赢,并在战略层面上与政府通力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相对发达的地区,其综合经济实力居西部大中城市之首。因此,国家将成渝经济区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开发展区域,为“泛成渝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可以预期,通过各方面的共谋努力,未来5年“成渝经济圈”将有望成长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相媲美的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川渝两地自古就是一家。巴山蜀水唇齿相依,血肉相连,不可分割。两地不仅地缘相邻、习俗相同、人文相近,而且产业互补性很强,具有经济的共融性和市场的共生性。深化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和协作,重新构建重点产业的整体优势,将是推动成渝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成渝两地合作共建长江上游经济带,不仅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西部大开发、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治理保护三峡库区环境的需要。

    本次商会合作峰会,创造了国内第一个跨区域民间组织协调发展的机制;本次峰会“市场共融,创新合作”的主题,也体现了工商联和民间商会的特色。此次四川省和重庆市工商联团结协作,共同搭建了一个更好地服务企业、协助政府、推进两地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的民间合作组织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四川省、重庆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地区的商会组织共同努力下,“泛成渝经济圈”的区域合作、协调发展将会焕发勃勃生机,产生出巨大的活力。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通过市场的力量和商会的力量将能更好地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商会也必将成为成渝经济圈的一支重要力量。“泛成渝经济圈”商会的合作已经开了一个好头,而“商会+政府”推动区域合作,这更体现了川渝两省的经济发展谋略。但今后的道路还很漫长,还有大量的、具体的工作要做。因此,希望四川省、重庆市工商联,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工商联及商会组织要加强团结,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区域间商会合作、促进经济共荣的新路子。胡锦涛同志在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推动马列主义中国化,要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川渝两省市工商联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区域间的务实合作,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要不断增强工商联和商会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意识,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更好的地发挥工商联和商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真正担起“助手”的作用,体现“助手”的能力。

    再次,工商联和商会组织要继续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积极就泛成渝经济圈的发展向领导机关建言献策,为突破体制性障碍、营造政策氛围而不懈努力。
最后,工商联和商会组织要进一步团结广大的民营企业家,引导他们互补合作,分工协作,和谐发展,实现共赢。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扎实工作,努力奉献,使泛成渝经济圈商会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南方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

    祝本次峰会圆满成功,祝泛成渝经济圈的发展欣欣向荣!祝同志们、朋友们万事如意!

       

 

栏目导航
光彩事业
商合峰会
招商引资
教育培训
维权服务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